3招阻止冠心病乱行凶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820 |
|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目前认为,冠心病发病过程是一种缓慢进行的、有多因素参与(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脂质内皮下浸润、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的过程。
平时我们说的冠心病,多数是动脉器质性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特别是在活动时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的表现。当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或者同时有血管痉挛,就可能造成病变血管完全堵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其他还包括无症状型、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型。
第一招 了解易患因素
男性在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冠心病家族遗传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这些人群定期体检是很重要的,并且要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一旦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
第二招 纠正9个危险因素
冠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是从少儿期开始的。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时间。冠心病9个容易并可能被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腹型肥胖、缺乏运动、每日摄入的水果和蔬菜减少、大量饮酒和社会心理因素。
第三招 改善生活方式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但自此以后,冠心病发病率和残废率却有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吸烟等易患因素的影响,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残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研究表明,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时喜欢吃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膳食结构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运动。有证据显示,每周做2~3次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可减少得心脏疾病的危险。但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危险,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大运动量。另外,精神压力对冠心病的影响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平时应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通过培养业余爱好或运动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那些有心绞痛等冠心病早期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冠心病,就要坚持长期正规的治疗。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和高血糖,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危险度,分层、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