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扶、防、治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1308 |
![](Images/yd.jpg) |
正邪相争始终贯穿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发症、复发、转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人之所以得肿瘤,与其内在正气不足,不能有效抑制癌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必须随时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使自己远离肿瘤疾病。如果已经患有肿瘤,那么就必须在扶、防、治上下功夫。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策略无外乎两大类。一是应用攻击(祛邪)方法直接杀害癌细胞;二是应用防御(扶正)手段,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发展。然而,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既能扶正,又能防止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还能杀灭癌细胞呢?经过多年的研究,这种方法已经出现了,这就是癌细胞治疗的扶、防、治理论,这是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不同理论指导下的抗肿瘤疗效不相同,有时截然相反。肿瘤是气质性的疾病在某一地方的具体表现。
(1)早期病患
①彻底摧毁。早期癌症患者,其肿瘤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肿瘤体积小且未能形成向周围的组织侵犯或远外转移,而且重要的脏器功能和患者的体质状况都基本正常,对于这部分患者,短期内应用较为剧烈的攻击疗法以期彻底杀灭肿瘤细胞是可行的。例如,一个Ⅰ期乳腺癌患者,其一般身体状况较好,在明确诊断后及时进行根治手术,可以彻底消除肿瘤病症。此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扶、防、治,从而既清除癌细胞又使其在短期内,能最大程度地从手术打击中恢复过来,最终获得完全的康复。
②画蛇添足。肿瘤治疗过程中,因顾忌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过分地采用一些其实并无必要的攻击疗法,则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过度的伤害。同样以上述的Ⅰ期乳腺癌为例,如果我们采取术前放疗,应用激进的根治手术方式(不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从而加大伤口愈合的难度),术后再进行放疗或化疗的方法,这样的治疗便是过度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对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并无任何益处。
(2)中晚期病患
①同归于尽。中晚期癌症患者,其肿瘤体积大而且存在着广泛的周围组织侵犯和远隔脏器的转移,而且由于肿瘤的巨大消耗,使得机体的免疫力系统、各重要脏器的功能以及一般的体质状况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此时,若要达到彻底消灭癌细胞的目的,必须长时间反复应用剧烈的攻击疗法,然而患者的身体状况却不能承受这种在理论上成立的抗肿瘤治疗。盲目应用攻击疗法的后果是,肿瘤杀伤的疗效不明显,而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实在太多了。
在肿瘤学科发展的初期,认为癌症是一个以局部病灶发生为主要矛盾的恶性肿瘤。因此,所谓的“根治术”、“超根治术”、“根治性放疗”、“根治性化疗”等名词术语广泛流行,扩大手术范围、提高放疗或化疗的剂量似乎成为提高治疗肿瘤疗效的唯一手段。而且衡量抗肿瘤疗效的标准十分单一,即是否能够达到彻底清除肿瘤病灶。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目攻击,导致了部分晚期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很多患者是肿瘤没有或缩小了,但生命也结束了。很多患者费尽心机找医院用上述方法治疗,钱用完了,性命还是难以保住。目前,在患者身体状况不佳、体内肿瘤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应用祛邪攻击法,有可能出现癌细胞与患者生命同归于尽的治疗结果。
②与狼共舞。对于晚期病例,当意识到应用目前的医学方法还不可能彻底治愈的这一客观事实的时候,与其是奋力搏斗,两败俱伤,倒不如来一个“与狼共舞”。这就是目前治疗肿瘤的第二种方法,即扶正方法。对于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的长时间消耗,患者的体质往往很差,无法承受攻击疗法的进一步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扶正,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选择。这种方法就是我国大部分中医生采用的方法,能够延长生命,虽然肿瘤未能完全消失,但是患者还是能够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基础上维持生命。这个方法有个缺点,即肿瘤的继续生长,因为肿瘤是我们身体的异常细胞,在外部扶正的情况下,也提高了肿瘤细胞对外的免疫力,它是正常细胞与异常细胞一起提高的,只是减少了并发症,可以让患者提高生命的质量。笔者这十几年来都在想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治疗之路。陈康林咨询了国内外很多专家,有的说对肿瘤必须采用“杀”的方法,有的说用“防”的方法,防止肿瘤的扩散、转移就行,还有的说必须扶正。陈康林同专家们说: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扶、防、治
当陈康林提出以上理论的时候,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是好,但你从哪里去找齐扶正气、防转移和复发,还能杀灭癌细胞的药物呢?其实,陈康林当时也很清楚,要找齐这些药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因为当时年幼无知,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陈康林还是马上答应下来了,告诉自己一定要找齐这些药物。陈康林当时找遍了中国及世界上所有药典,只找到了扶正气的药物,而对防复发和转移,杀灭癌细胞的药物只在文献中见过。而大家对陈康林说:要找到这些药物只能到森林里去。当陈康林提出扶、防、治这一理论的时候,其实全世界的有关科学家都想到了这一问题,只是中国及世界99%的科学工作人员都是实验室科学家的缘由而已。
陈康林于十多年前离开城市,走进了原始森林,走过了海南、广西、云南、缅甸、西藏、黑龙江的原始森林区,同山民们一起以野果为食,以野生动物虫类为伴,以腾蔓沟壑及悬崖为路,20年间,亲自采集并了解其药理药性的真菌达300多种。这二十年来,陈康林在原始森林中,找到了扶正较好的药物,防止复发和转移较好的药物以及杀灭癌细胞较好的药物。陈康林只知道在药典和世界文献中再也没有这样的药物了。当陈康林找齐这些药物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为他们很多人一辈子学医,都不能找齐这些药物,然而由一个当年的小伙子办到了。陈康林找到这些药物的消息于2001年由香港《大公报》给予了报道。这几年来,陈康林一直在想用一个科学的方法,把这些药物按“理、法、方、要”进行配比,每一个配方进行了不同药物与不同比例进行,陈康林把这些年来对患者效果较好的配方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当陈康林看到很多被医生诊断为只能生活2~3个月的患者,到今天还非常健康的生活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因为陈康林知道“扶、防、治”治疗肿瘤的理论就像一颗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③治疗原则。早、中期患者,在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的同时使用“扶、防、治”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晚期患者,可以“与狼共舞”,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病灶的发展,又不至于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带来太多的损伤,虽然肿瘤未能完全消失,但是患者还是能够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基础上维持生命。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尽量不要进行手术,采用“扶、防、治”专利配方治疗就行。千万不要进行手术、放化疗治疗,这会使老人更痛苦、更快地结束他们的生命。我曾经治疗了很多70岁以上的老人,我对他们说:“你只要进行了手术、放化疗,我就很难对你们进行治疗了,只能是延长你的生命。如你没有进行手术、放化疗,我还可以让你健康的生活下去。”其实,6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肿瘤的恶性程度就越低了。
④治标还是治本。按照传统的治疗方式,单纯地想把肿瘤切割出去,把肿瘤照射死,就可以消灭肿瘤,这是片面的认识。全世界对付癌症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耗费了巨额资金,结果肿瘤患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治本的方法,“扶防治”这种用真菌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应该是目前一种治疗上的治本之法。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方法,但是这是目前在肿瘤治疗上较好的方法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