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误诊 还有机会重来吗?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1128 |
|
事件:一年多来,痛苦缠绕着长沙市民闵女士。2001年底,她被医院查出“右乳管内癌”,医院行手术将其右乳全部切除;两个月后,其他医院对其病理切片会诊,否定了“右乳管内癌”的结论。去年底,闵将为其进行手术并切除乳房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共计27万余元。
在关乎生命的众多医学概念中,误诊是最触目惊心的,对疾病的错误诊断会把已经处于非常状态的病人的命运再颠倒一次,也让隐藏在疾病背后的人性更充分、更真实地显现。
误诊,不仅会给患者的病情带来严重后果,同时也让医生们“有口难言”。哈佛大学针对美国医疗事故的调查显示,癌症最易被误诊,尤其是乳腺癌和直肠癌。据分析,美国的医疗误诊一年导致44000至98000人死亡。每年美国有一百二十万人被医院诊断为癌症,其中16000人接受了不对症的癌症治疗。所以,癌症的误诊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是癌的说成不是癌,或是把不是癌的说成是癌,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在很多情况下会致人死亡。
误诊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癌症”的误诊影响更是严重!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癌症”误诊可以重来?答案是...
触目惊心的现状,孰是孰非难辨明
29岁的白某身体一直很好,但去年2月开始便血,1个月后也不见好转,于是他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先后为其诊断为痔疮及肠炎,并进行了相关治疗,但5个月后,白某的病情越来越重,家人便将其送往天津市肿瘤医院进行检查。经查,白某已是直肠癌晚期。尽管医院迅速为其进行了手术,但由于病情延误,9个月后白某死亡。
又患者王某因为腹痛到医院就诊,起初诊断为“慢性宫颈炎”而进行了宫颈锥切术。但病理报告却显示为“癌症”,进行扩大手术却被切除了所有女性器官。更为悲哀的是,手术最终病理报告却未发现任何癌细胞。作为女人,小腹内的子宫、宫颈、双侧附件、双侧卵巢全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段残缺的阴道,而且只能靠药物来维持她女性的特征。
误诊的伤害由于癌症临床表现的多变性和非特异性,加上某些医务人员对癌症熟悉上的片面性,不仅使癌症的早期诊断难上加难,而且轻易产生很多误诊,使癌症的误诊普遍高于其他病种。误诊对病人的伤害往往是很严重的,它使早期的病程演变为中晚期,可能使病人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减少了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误诊:“无可厚非”还是“无法避免”?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生物体,几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与其基本状况差异而不一样。作为医生几乎没有一个不希望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至少也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在今天的年代里,再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这是规律。
误诊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可能是医生的主观判定错误,也有患者对医生的误导因素,还可能病情过于复杂目前的医学技术无法应付所致。误诊是个古老的医学话题,事实上自有了诊学就存在着误诊的问题,两者相生相伴,并贯穿于诊疗的全过程。我国古代闻名医学家常在其编著的医案中突出误诊教训以警示后人。如清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明代的《医家误》以及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等,这些文献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误诊学医学专著。误诊是医学工作中的普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误诊与“失误”、“不负责任”、“不光彩”等同熟悉,但是,越来越多专家都强调,只要多一点责任,误诊不一定会误治。
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么发现。傅彪的肝癌也许是经历了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样一个阶段。这个细胞“突变”变成癌要5到10年!假如我们在肝炎就开始予以重视,甚至在肝炎发病前就给予免疫接种,我们就可能有很多人避免或推迟发展到癌症。癌细胞的是成裂变形式发展的,假如高度怀疑有癌变可能的人,每半年查一次,在现在的技术下可以次早期发现,癌就可以手到病除。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这种科学的熟悉,他们中不是侥幸者就是工作狂,或是像“林妹妹”一样为了“完美的人身”而错过治疗的良好时机。假如你不尊重科学,即使你是如何地有钱,也尽管你有多少的器官可以替换,但是晚期的癌已经遍布全身,换什么都没有用的。
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最成功的医生是早期发现肿瘤,最成功的治疗是早期治疗。假如是晚期,我们还是面对现实,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不要痛苦地活着。
“宽容误诊”并不轻易,但是路在我们脚下,要害是提高公众的“癌症”等疾病的认知程度,普及宣传教育的同时,医务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责任感。只有医患取得融洽沟通,才能融化目前的“冰封”现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