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肿瘤知多少?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1152 |
|
与人们熟知的“结肠癌”、“直肠癌”相比,小肠肿瘤要少得多。小肠肿瘤约30多种,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小肠虽然很长,但它却是人体中较少生长肿瘤的器官之一,因为在小肠肠腔内有三个与结肠不同的生理因素:
1.食物经胃消化后进入小肠时均为流体状,这样就降低了致癌物质的浓度。
2.小肠内细菌较少,由细菌生成的致癌物质相对也少。
3.小肠内有保护性酶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均可使肠腔内致癌物质减毒。
由于小肠肿瘤少见,其病因研究也较少,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部分胃肠道腺瘤与遗传有关。免疫球蛋白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小肠肿瘤的发病率偏高。目前已有艾滋病患者发生小肠恶性肿瘤的报道。
小肠肿瘤患者症状多多
由于肿瘤生长部位、病变种类及病程长短等诸多不同,其临床症状各有特点。小肠上段出现肿瘤后,患者可有反酸、烧心、呕吐、黄疸等表现;若肠道被瘤体堵塞或发生肠套叠,可出现肠梗阻;另外还有发热、消瘦、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个别患者在口腔黏膜、唇部和手指端有小的色素斑。小肠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常不明显,易被诊为其他疾病。从医学资料分析看,小肠肿瘤确诊时间常会延迟7~9个月或更长。所以,当遇有原因不明的肠梗阻或便血时,应考虑到小肠肿瘤之可能。
小肠良性肿瘤
平滑肌瘤 是小肠常见的良性肿瘤,瘤体向肠腔内生长,其凸出部易发生溃疡而引发便血。
腺瘤 多被称为“息肉”,外形呈梨状,梨柄称为“蒂”,小肠息肉多带有蒂,这就便于内镜下将其切除。腺瘤的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为几毫米,大者可达3~5厘米;可单发,也可多发。腺瘤多生长在十二指肠和回肠,可累及一段小肠或全小肠,有时可累及整个胃肠道。因此,当发现十二指肠有息肉生长时,还要检查胃、小肠其他部位以及大肠内有无息肉。小肠息肉属癌前病变,若未及时发现并切除,瘤体增大后可发生癌变。上段小肠息肉在内镜下切除后还需要定期复查。目前尚无药物可消除息肉或防止其再发生。
脂肪瘤 多为单发,大小不等,偶有巨大者,在小肠末段(回肠)常见。
血管瘤 虽不是真正的肿瘤,但由于可引发出血而受到重视。血管瘤是先天性畸形,小肠血管瘤少见。
小肠恶性肿瘤
大肠恶性肿瘤发病率比小肠高出几十倍。小肠恶性肿瘤较少,多见于老年人。恶性肿瘤在回肠部位的占49%,在十二指肠者占23%。
腺癌 常发生在十二指肠远端或小肠上段。首发症状为便血和肠梗阻。不少患者借助内镜即可做出诊断。
淋巴瘤 小肠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占1/4,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并做化疗。
类癌 类癌比癌的恶性程度低些,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分,在胃肠道最常见,如阑尾、直肠和回肠。胃肠道类癌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由于瘤体小,检查时不易察看到,所以在确诊时往往已有肝脏转移。
平滑肌肉瘤 多生长在小肠末段,瘤体较大。便血常为首发症状。
确诊小肠肿瘤需做哪些检查
X线钡剂造影 由于小肠长达7米,钡剂通过时速度又偏快,再加上肠道的重叠影响,均给小肠肿瘤检查带来许多困难,往往察看不到瘤体。目前使用带有气囊的导管分段检查,正确诊断率已有提高。
内镜检查 胃镜和十二指肠镜对小肠上段病变的检查并不难,且可进行病理取材或肿物切除。小肠镜检查在操作上难度较大,检查时间较长,迄今在临床上尚未推广使用。
胶囊内镜 是近年来新的检查手段。对部分小肠病变诊断有助,但是若遇到稍大的瘤体,胶囊下行时可能受阻,甚至发生肠梗阻。
剖腹探查 原因不明的便血患者,经多方检查未能确定病变部位或病变严重者,不可能再做其他检查时,需行剖腹探查,手术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小肠肿瘤的治疗
胃镜、十二指肠镜可看到的良性病变,多数患者可经内镜行瘤体切除。若内镜下难于切除或小肠其他部位的肿瘤则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小肠恶性肿瘤已有转移时,治疗较为困难,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和家属选定治疗方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