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健康饮食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822 |
 |
拥有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艰难的。成百上千的饮食指南或健康食谱常常提供给我们相互冲突的指示。为地球上的所有人种制订一个健康的食谱更是难上加难。
由于缺乏长期或良好控制的临床营养实验资料,科学顾问委员会在研讨美国2005饮食指南的方案时,也只能借助电脑模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观察推测,所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是一份完美的食谱。2月24日《自然》的封面故事还包括另外两篇报告,涉及了对健康饮食的科学探讨。
科学家试图从进化角度探究人类的“自然食谱”,结果发现人类进化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进化告诉我们,人类可以食用基本食物类的任意组合。人类在饮食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因而多种多样的食谱都可能存在。而坏消息则是,进化留给我们一种基因上的遗产:人类的大脑和基因都本能地寻求获取尽可能多的能量,而消耗尽可能少的体力。这种本能有助于人类生存,因为千万年以来饥饿一直是人类生命的最大威胁,但这已不再适用于现代世界。如今高卡路里的食物只需要一个电话预约或短程驾驶就可以获得。例如,生活在北极的本土人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吃大量的肉类食品,但他们血脂不高、心血管健康。那是因为剧烈的身体活动以及御寒反应都加快了他们新陈代谢的速率。但他们子孙的生活减少了身体活动,在饮食方面则提高了加工食品的摄入量、降低了肉类食品的摄入量,结果血脂严重升高、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比例明显增大。类似的发现都表明,尽管一些个人基因倾向与发胖相关联,但肥胖更可能是环境条件的改变所致。
许多已经步入现代小康生活的人们虽然拥有充足的食品供给,却没能得到他们体内所必需的营养,尽管如此,他们甚至可能是超重的。反讽的是,肥胖之于穷困国家是富人的病,之于发达国家却是穷人的病,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垃圾食品”(junk food)这种花费最少、卡路里最高却营养价值很低的食物的大肆盛行。
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在世界的许多角落都随处可见,如今已经成为——尤其成为穷人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的——一种自然选择。虽然健康食品在工业化世界中具有多种购买渠道,但有证据显示,只要这些渠道有一点不畅通或不便捷,就足以使人们放弃购买。
世界各国都在推行自己的“健康食谱”,许多人认为传统的“地中海食谱”(Mediterrannean diet)可能是其中最健康的食谱之一。地中海的饮食金字塔建基于1960年代的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食谱。当时,这些国家的人民比他们的北欧邻居们的寿命更长、心脏病患者更少。他们每天食用全麦面包、意大利面食、米、水果、豆、蔬菜、奶酪、酸乳酪和橄榄油,每周食用鱼、家禽、蛋、糖,但很少吃富含饱和脂肪的牛羊肉。
然而时代在改变,随着食品工业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加工食物已侵入许多国家的传统食谱,与此同时身体活动也在急剧减少。地中海地区也毫不例外,他们的饮食习惯正逐步被抛弃,该地区的长寿优势也日渐式微,肥胖症不断出现。不过仍有不少有意识节食的人,虽然远离了健康的营养传统,却依然努力地寻求正确的饮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