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黑灵芝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2063 |
 |
中文学名 黑灵芝
拉丁学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J.D.Zhao
参考文献 L.W.Hsu et X.Q.Zhang,Acta Microbiol.Sinica 19(3):268.Fig.1-(2).P1.I-2,1979;Zhao,The Ganodermataceae in China(Chinese edition).P.52.Fig.15,1989.
同物异名
形态描述 担子果一年生,有菌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或近圆形, 2-4.5×2-6.5cm,厚0.8-2cm,扁平或近小马蹄形,表面乌黑色或乌红黑色,无光泽或稍有似漆样光泽,有同心环沟或环沟不明显,常有轻微的纵皱;边缘较厚或呈截形;菌肉厚0.2-1cm,上层深木材色或淡褐色,下层褐色;菌管长约0.3cm;孔面淡褐色到褐色;管口近圆形,管壁较薄,污褐色,每毫米5-6个。菌柄背生或背侧生,长 10-23cm,粗0.3-0.7cm,圆柱形,弯曲,常粗细不等或近念珠状,与菌盖同色。<br> 皮壳构造呈拟子实层型,淡褐色,组成菌丝顶端膨大或稍膨大,顶端宽4.5-6μm,长20-30μm。<bR> 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直径2-4.5μm;骨架菌丝淡褐色,厚壁到实心,树状分枝,骨架干直径 4-5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分校多,直径1.5-2μm。<br> 担孢子卵圆形,一端圆钝,有时顶端平截,双层壁,外壁无色透明,平滑,内壁有小刺或小刺不清楚,淡褐色, 8-10.5×5.5-7.5μm。
中国分布 海南省白沙县(17303)、坝王玲(37726模式,37977)。
世界分布 中国。
模式产地 中国(海南)
讨 论 此种的特点是担子果呈乌黑色,几乎没有光泽;菌柄长达23cm。它与G.hainanense的区别为后者担子果多态型 ,菌盖表面非乌黑色。它与G.calidophilum的区别为后者管口白色,担孢子较大,菌盖有较强的光泽。<br> Corner(1983)记载Amauroderma atrum的担孢子近球形,9-11×8-10μm,或8.5-10× 6.5-8μm内有一至多个油滴;菌盖通常有似漆洋光泽,有侧生柄或无柄。依据上述记载,G.atrum和A.atrum两个种的孢子类型不同,故易区分为不同属的两上独立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