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竟会使胃炎不愈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1388 |
|
近半年来,邱女士到医院看胃病的次数越来越多。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去看一次医生。
她对医生说,自己已有5年胃病史,主要症状就是饭后腹胀嗳气,有时胃部隐痛,偶有泛酸。食欲一直不振,稍多吃点就感到胀气,吓得不敢多吃一口。中西药吃了不知多少,但不适症状总也不见好,有时感觉好像越来越重。该怎么办呢?
我从邱女士的病历资料中看到,她因感到胃不舒服曾先后做过3次胃镜检查,第一次诊断为轻度浅表性胃窦炎。服药一段时间后做第二次胃镜检查,胃窦炎已好转。第3次胃镜检查证实,胃窦炎症状已基本正常。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自我感觉为何总是不好呢?与邱女士作了详细交谈后,我找到了答案。
原来,邱女士的母亲5年前因患胃癌去世。她想到自己的胃也常有不舒服,便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也会患上胃癌。于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后来,长期失眠,经常心烦不安,胃的不适也常随情绪波动而变化,因此尽管胃镜检查胃窦炎症状已正常,但仍出现自我感觉胃炎症状在加重的现象,我诊断邱女士患了“胃肠神经症”,是典型因心理因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神经症在临床十分常见,是一组以心理因素为背景、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主要特征有:
以胃肠不适症状为主,但往往较离奇,患者诉说的症状繁杂、弥散,难以定位,常表现为夸张性、多样化;
躯体症状与客观检查不一致,即实际检查情况没有患者诉说的那般严重;病情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时轻时重,常伴有失眠、头晕、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敏感、易接受暗示、焦虑忧郁以及阵发性面部潮红、出手汗、手足冷等症;
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
患者求治心切,到处求医问药,一旦失望即灰心丧气。
面对生活的压力,长期的紧张焦虑、抑郁、恼怒等情绪,很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的变化。这种情况在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内向、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多思善虑、适应性差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对自身健康的过度关注,一有病痛就猜疑、焦虑、恐惧,也会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并通过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引起胃肠功能障碍。
此外,饮食不节、服药不当,会诱发胃肠功能紊乱,加重胃肠神经症的症状。还有,此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父母兄弟姐妹有同患此病的可能。
一般说来,对于胃肠神经症患者,应以心理治疗为主。中医心理治疗重在安其心、动其神、养其性。
安其心,就是告诉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让其知道自己的病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且预后良好。因为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比疾病本身的危害更大。
动其神,要体贴、关心、理解患者,千方百计帮助患者放松情绪,以利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信心和康复能力,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养其性,就是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的活动,如打打太极拳,做做广播操,听听音乐,唱唱歌,养成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再对症用药。因抑郁而致病者,治疗时宜疏肝解郁以和胃;肝郁化火者,治疗时治宜清肝火降胃气;心神不安者,治疗时宜清心安神理胃肠。
同时,患者不要饥饱过度,应饮食有节,多食易消化无刺激的食品,戒烟限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