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肝的发病机理及认识 |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1566 |
|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并与肝硬变及癌变密切相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迄今西医已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诊断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缺乏特效治法与药物,而中医恰好在这方面显示了潜力和优势。通过十几年来大量的病历研究,乙肝的发生发展首先是正气不足、湿毒内浸(传染性)、正不胜邪,毒蕴日深(易反复)瘀血阻络、肝脾不和,终致肝肾亏损(疗程长),因此治疗主法应从早期扶正入手,兼以清热解毒,后期以调补肝脾,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我科临床长期药物为"理气祛毒丸"其功能:滋阴养肝、清热解毒、行气利湿。主治:乙型肝炎、黄疸肝炎。该药经上千例患者临床验证,总有效率为95%以上,无毒副作用。
乙肝的传染与预防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治疗外,日常生活应格外注意,有些禁忌一定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为什么乙肝病人发作期传染性最强?因为发作期的病人,血液中HBV复制(繁殖)明显,血清学指标表现为ALT明显异常,病毒学指标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其中HBeAg最具传染性,如HBeAg阳性的血液输给受血者,或HBeAg阳性的血液不慎污染了健康人破损的皮肤,HBV即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热退后厌食、恶心、呕吐、尿色加深、ALT升高等。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上述这么多的传播途径,我们如何来预防呢?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