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灵芝
首页   关于我们 |食用菌知识|产品文化 |菌类资讯 |营养保健 |食用菌种类 |验方集锦 |意见留言 |付款方式 |    ENGLISH
 当前日期: 12/22/2024 星期 七  
相关介绍 |在线定单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药理研究
   

病毒引起的几种常见人类肿瘤
【 整理发布:王力野生灵芝网 】 【 发布日期:7/6/2011 】  浏览次数:1390  

  1966年劳埃德·奥尔德(Lloyd,J.Old)应用免疫扩散试验发现,EBV与鼻咽癌(NPC)在血清学上有一定关系。1973年我国的病毒学家曾毅在鼻咽癌患者上皮肿瘤细胞中找到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的基因组。NPC多发生于我国广东、广西、湖南、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多见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地中海和赤道非洲地区。NPC患者活检组织中可检出EBV的DNA和EBV核抗原;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较高滴度的EBV特异性抗体,尤其是EBV早期抗原(EA)和病毒衣壳抗原的IgA抗体的阳性率很高,可用于NPC的早期诊断。一些研究证明,亚硝酸、丁酸等为EBV致NPC的辅助因素。为什么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区为NPC的高危地区呢?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桐油树、乌桕树等含有激活EBV的物质,通过植物→土壤→蔬菜→人食用的方式传递。
  人们早就发现人宫颈癌的发生与感染了某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因子有关。曾一度认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然而很少能在子宫颈癌细胞检测到该病毒的DNA。后来发现人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有着更直接的关系,90%以上宫颈癌患者癌细胞中可找到HPV。HPV-16主要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发现,而HPV-18主要见于宫颈腺癌。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宫颈癌组织中检测到HPV的DNA,用免疫学技术可在宫颈癌患者血液中检测到HPV抗体。HPV致宫颈癌的辅助因素有吸烟、HSV-2、紫外线等。国外学者早在1982年即报道食管癌可能与HPV感染有关。因为在食管癌患者活检标本中观察到它们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被HPV感染后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相同。国内学者也用HPV-18探针在部分食管癌活检标本中检测到HPV的DNA。到目前为止,HPV感染在食管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因为首先由学者戴维·戴恩(David,S.Dane)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故称为戴恩颗粒。HB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注射、输血、性接触和垂直传播,即出生时母体病毒通过产道传给婴儿。HBV可引起人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全世界约有20亿人被HBV感染,3亿5千万人为慢性肝炎患者,这些人患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约100倍。HBV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突变。HBV的HbxAg抗原与抑制细胞癌变的基因人乳头瘤病毒p53相互作用,可能在导致肝细胞癌变中起重要作用。成年人感染HBV后,大多数由于对病毒蛋白质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获得痊愈,但大多数在围产期感染HBV的婴儿,由于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应答,易发展成为慢性携带者或慢性持续性肝炎,也易发展为肝细胞癌。因此,持续性HBV感染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基础,而母婴垂直感染又是HBV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为HBV感染高发地区,HBsAg携带者高达1200万之多,其中1/5为围产期感染所致。HBeAg阳性母亲中约86%可传染给婴儿,因此对HBeAg阳性产妇注射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HBIg),然后在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十分重要,其保护率可高达80%。
 
 
 

 
上一条:药理研究
  下一条:乙肝传染源主要是什么?  
 

大连佰芝堂生物科技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3015481号

你是第 12522445 个访问客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